莫言看完電視劇《紅高粱》片花 潸然淚下
電視劇《紅高粱》劇照
  新華網山東頻道10月26日電(張岩)作為2014年最受期待的電視劇《紅高粱》將於27日在山東衛視全國首播,小說作者莫言先生近日接受媒體訪問,講述《紅高粱》從小說到電視劇拍攝的創作歷程與感受。採訪一開始,觀看完電視劇《紅高粱》片段,莫言潸然淚下,並坦言自己心很軟。
  談到獲諾獎之後生活上的變化。莫言坦承自己不如以前接地氣了,他說勞動人民、人民群眾永遠是藝術創作的第一主角。作為一個作家來講,他更願意選擇到農村、車間里去跟勞動者打成一片。
  從電影到電視劇,莫言笑稱“大躍進”
  談到即將開播的電視劇《紅高粱》,莫言提到了在拍攝電影《紅高粱》過程中張藝謀導演找到自己的過程,笑談對他很信任。因為看過《黃土地》的造型,以及色彩的運用,覺得跟《紅高粱》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今距離電影《紅高粱》已時隔30年,而《紅高粱》的電視劇版權曾被莫言的好友買去,10年沒有投拍,問及一直不開拍的原因,莫言說朋友特別認真,因為前面有張藝謀的《紅高粱》作為標桿性的創造,他覺得《紅高粱》這個電視劇不能草率地開拍,那就把這個東西糟蹋了。而另一層面,酒越陳越醇,如果一壇高粱酒放30年會變得香醇無比,作品放30年再來拍會產生很多新意,因為這個時代的創作人員,詮釋一部將近30年前的作品,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說起電視劇《紅高粱》為何選擇山東衛視,莫言說山東是他的父母之邦,山東電視臺是家鄉的電視臺,非常希望能夠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家鄉的電視臺來拍,能更準確表現自己作品的含義。莫言還驚嘆山東衛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從劇本創作到把電視劇拍出來,幾乎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簡直是“大躍進”的速度。
  在談及對待《紅高粱》電影和電視劇的心態時,莫言表示,還是過去那種基本的心態,關註度更高一點。因為畢竟是過去了幾十年了,前面的電影《紅高粱》作為紀念碑矗立在前。他表示自己看了劇本的梗概,非常希望能夠看到這部電視劇,期待很高,他想完整看看周迅怎麼演繹九兒這個人物,也想看朱亞文等這批年輕演員怎麼創造跟他們時代相距遙遠的歷史。
  “我奶奶”成電視劇主線,莫言稱非常正確
  電視劇《紅高粱》和小說有很大的轉變,小說是以我爺爺為主線,而電視劇改編卻以我奶奶九兒為主線。記者問及莫言先生對於這一調整的感受,莫言表示:這是必須的。電視劇必須圍繞九兒展開,不可能圍繞餘占鰲改編,這樣的改編是非常正確的策略。他稱贊編劇趙老師熟知電視劇的藝術樣式,瞭解女性的角色占有多麼重要的位置。
  提到電視劇的主線“九兒”,周迅的角色較之前電影中鞏俐的形象區別很大,對於這樣的改變,莫言表示周迅會塑造出嶄新的九兒特質。一個鞏俐式的演員演繹了一個鞏俐版的九兒,周迅肯定會演繹出周迅版的九兒,同樣所謂的一種豪放、敢愛敢放,由於演員個人氣質的不同,這樣新的演繹就會變的是這一個,而不是那一個。他還稱贊周迅是集仙氣、鬼氣、靈氣、人氣於一身的好演員。
  《紅高粱家族》 創作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說到《紅高粱家族》的創作狀態,莫言表示這個小說的初稿在1985年的下半年完成的。作為軍隊的作家、文學工作者,反映戰爭、與軍事有關的題材應該是他的職責。而當時恰好是1985年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部隊也召集了會議,希望大家能夠寫一些跟抗日有關的小說、電影。儘管沒參加過抗日戰爭,但看到過很多跟抗日戰爭有關的電影、書籍。他覺得有必要試一下。
  莫言還說起家鄉一場真實的戰鬥——孫家口伏擊戰。他說自己經常在橋頭上路過,也聽村裡面很多人老年、年輕一點講孫家口的故事,在他們講述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很傳奇的情節,使這場戰鬥帶上非常壯麗的、傳奇的色彩。自己也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但是從鄉親們口口相傳當中仿佛親臨其境、親眼目睹了這場戰鬥、親身參加了這場戰鬥一樣,有一種非常的貼近感。
  莫言說《紅高粱》最早是用一個很小的本子、報務員訓練用的紙本子撰寫初稿的,紙的質量很差,談到撰寫這部小說的短板和缺陷,莫言表示:“沒有現場的體驗感,當然這個可以通過想象來彌補,但是我想假如我是親歷者,我寫出來的《紅高粱》可能更加有意思,藝術上會更加的完美。我想這個短板在某種意義上又轉化成一種強項。因為對我剛纔所描述的這一切是短板我只有在別的方面來彌補它,譬如對高粱地的描述,對於高粱這種植物擬人化的描寫,在那個時代裡面反叛的男女青年們愛情生活的描寫。這些描寫等於彌補了我剛纔所說的不足。恰好是這樣一種替換、一種彌補,使《紅高粱》這部小說具有更多的豐富性。它跟過去的我們見的比較多的戰爭小說、抗日小說不一樣,就在於它的生活畫面更加廣闊。它所反映的生活更加多彩,它塑造的人物更加立體,我想這也是小說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rnn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